1、溴杀菌剂的特点介绍
氯类杀菌剂应用已有较长时间的历史,其具有的优劣势众所周知,而新型溴类杀菌剂克服了氯类杀菌剂的不足,具有如下的先进性:
溴类杀菌剂,低浓度就有较好的杀生效果,在碱性冷却水处理系统中效果好于氯类杀菌剂,而且溴类杀菌剂杀菌速度快,4分钟可使细菌致死量达到4个数量级。
溴类杀菌剂受PH值影响小,适用于PH值在7.0~9.0范围,氯类杀菌剂在PH大于7.5时,效果明显降低。
系统中有氨氮存在,溴类杀菌剂与其形成的溴胺仍有杀菌活性,溴胺的杀菌活性与次溴酸相近。氯杀菌剂与氨氮形成氯胺,失去了杀生活性,效果明显降低。
在PH值为8.2±1的碱性水环境中,溴类比氯类腐蚀作用低1/2~3/4。
溴类杀菌剂的最终分解产物是溴盐无环境污染,相比氯类杀菌剂,更适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
含油量大的水不宜用氯,油对氯有吸附作用,而溴的渗透力要比氯好,油对溴的吸附作用相对而言要差得多。
氯杀菌剂不仅可以杀菌灭藻,也可以降低PH值,增加水的腐蚀性,使设备腐蚀,氯离子的存在对某些氧化性保护膜的形成起阻滞作用。溴类杀菌剂所产生的HOBr对铜、铜合金、钢的腐蚀性比氯低很多。
HOBr 对环境的污染小,对含氯废弃物排放的限制比溴要大。
2、应用的技术针对性
某循环冷却水系统。系统保有水量4000m3,循环水量8000m3/h。
原微生物控制方案:连续投加氧化性杀菌剂NaClO(漂白水)和冲击投加三氯异经尿酸氧化性氯类杀菌剂并交替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的微生物控制方案。
问题:2012年7、8月系统在有微漏情况下运行,从而增大了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系统微生物控制难度加大,同时可能由于泄漏物料与NaClO作用,造成NaClO用量成倍上升,在此期间NaClO由正常状态下的400kg/d,提高到800kg/d并交替冲击投加三氯杀菌剂。由于NaClO和三氯异经尿酸投加量大幅度上升,以及系统水质浓缩造成水体氯离子大量的富集,分析检测循环水中氯离子超过控制指标600mg/l的要求,对系统中不锈钢设备的腐蚀控制带来一定的潜在隐患,而目前系统中氯离子过高主要采用置换操作,会对水资源造成大量的浪费。
由于溴杀菌剂具有上述的各种优点,对于系统采用氯类杀菌剂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同时为了改善系统微生物和氯离子偏高局面,确保冷却水在有泄漏情况下的稳定运行我们针对水场现阶段的特定水质条件,因此在该循环水系统应用PuRes4120高效液体溴基氧化型杀菌剂进行了相关评价试验。
3、试用溴杀菌剂的技术方案和调整
3.1PuRes4120溴杀菌剂产品性能
PuRes4120活性溴产品是一种稳定的液体含溴氧化型杀菌剂,在水中通过持续的释放HOBr活性杀菌因子氧化微生物体内起代谢作用的酶,从而达到杀灭、控制、剥离微生物、生物黏泥和藻类的目的。具有广谱、高效杀灭微生物,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是目前常用氧化型杀菌剂(液氯、次氯酸钠、优氯净、强氯精)的理想替代品。
投加设备:采用耐酸碱的隔膜式计量泵或柱塞式计量泵。
产品质量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外观
|
橙黄色液体
|
气味
|
无味
|
总活性卤(以Br计)含量/%
|
≥15.0
|
密度/(25℃,g/cm3)
|
1.30±0.10
|
pH值(1%水溶液)
|
≥10.0
|
3.2初期的溴杀菌剂投加方案
初期建议的投加方案是:50mg/L,按保有水量计算,每天用量200kg。但是,在试验初期,由于系统持续的泄漏,用于表征有机物浓度的COD值达到100mg/L以上,由于有机物的存在对氧化性杀菌剂的消耗量极大,仅仅投加200kg的PuRes4120溴杀菌剂不能维持有效的余氯浓度在0.1mg/L。
3.3针对系统持续泄漏的杀菌方案调整
鉴于初期持续泄漏状态下杀菌剂有效浓度难以维持的情况,在相关技术专家的现场诊断后,建议了适当投加次氯酸钠用于抵消有机物消耗,每两天冲击投加一次次氯酸钠200-400kg,再连续使用计量泵每天定量200kg投加PuRes4120溴杀菌剂进行微生物控制的方案,从10月11日开始开启计量泵,到10月31日期间,调整方案显示了较好的微生物控制效果。详见下述数据分析。
4、试验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
根据所签订的技术协议,通过采用新型溴杀菌剂技术,力争达到如下水质控制效果: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
1
|
余氯
|
mg/L
|
0.1~0.5
|
2
|
异养菌总数
|
cfu/ml
|
≤4×104
|
5、运行期间的数据分析
5.1试验期间实际情况
由于系统在10月10号进行了置换操作,水体中余氯几乎无检出值且前几日余氯检出值均在0.01mg/l,为保证试验开始的余氯本底值,随即冲击投加了两桶固体三氯异经尿酸并开启PuRes4120溴杀菌剂计量泵。
本次试验共消耗次氯酸钠杀菌剂约3.75吨,其中主要在试验前期为了维持系统一定程度游离余氯本底值而投加,以及10月23日系统出现物料泄漏后为了强化微生物控制和系统置换操作后的为了维持杀菌剂浓度进行的次氯酸钠补加。
本次试验期间共使用了4.6吨PuRes4120溴杀菌剂,在固定PuRes4120溴杀菌剂200kg/d的情况下,通过辅助投加次氯酸钠(连续或冲击,大致每3天500kg),实现游离余氯浓度达到0.1mg/L以上的目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成本控制的压力;
5.2试验期间的数据分析
5.2.1余氯的维持和变化情况
从图表可以看出,从投加PuRes4120溴杀菌剂开始后,余氯均有检出,一举克服了此前持续数日余氯值仅仅0.01mg/L的局面,前期由于系统本底基数值检出值稍低,但在逐渐调整情况下余氯检出值趋于稳定,后期数据均能检出在0.1-0.4mg/L的良好水平,有效余氯值得维持,保证了系统对于微生物控制的要求。
5.2.2试验期间COD的变化
从上图看出在试验前期系统中COD含量基本在50mg/l左右,之后一直维持在50mg/L以上,在10月23日水体中有大量的物料泄漏,其中泄漏重油量较大,COD监测高值达到161mg/l,在此运行情况下及时补加次氯酸钠杀菌剂,同时PuRes4120溴杀菌剂连续计量泵投加,余氯有稳定检出。表明了溴杀菌剂具有一定程度耐受有机物污染能力。
5.2.3试验期间氯离子变化
据上述氯根变化情况,可以很清楚看到,在保证维持微生物控制的情况下,氯根逐渐下降,并表现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溴杀菌剂确实能大大缓解氯类杀菌剂投加带来的氯根较高的情况。
5.2.5试验期间异养菌监测情况
日期
|
异养菌(个/ml)
|
日期
|
异养菌(个/ml)
|
10月11日
|
100
|
10月22日
|
1000
|
10月15日
|
100
|
10月25日
|
100
|
10月18日
|
1000
|
10月29日
|
100
|
日常监测的数据显示,异养菌总数在103个/ml,远低于105个/ml的控制要求。表明PuRes4120溴杀菌剂能较好实现对于微生物的控制。
6、结论
经过试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采用PuRes4120后,系统余氯控制比较平稳,能较好地维持在0.1-0.3mg/L余氯水平,异养菌测试的6组数据全部达到控制指标小于105个/ml的要求,且稳定性较强,达到技术协议要求。
在泄漏状态下,次氯酸钠的杀菌性能大幅度降低,即使过量投加也不能很好的控制系统微生物,同时造成氯离子的大量富集对系统的腐蚀控制带来不良影响。
采用PuRes4120后系统后期稳定氯离子含量能很好的控制在远低于400mg/l的良好水平,减小了氯离子含量可能多给系统中的不锈钢、铜材质设备造成伤害,并且节省了由于氯离子过高置换造成补入新鲜水的浪费。
PuRes4120是一种稳定的含溴化合物,无挥发性、无刺激性气味,现场使用时通过计量泵连续投加,使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操作环境得以彻底改善。
通知PuRes4120溴杀菌剂在有机物料持续微漏等水质波动情况下,仍具有稳定的杀菌效果和降低氯离子效果,可以满足目前系统稳定正常运行。